卖冰粉以克论价 明码标价也要防猫腻

作者:

发布时间:2024-05-24 08:10:04

来源:钱江晚报

近日,一女子称在江苏周庄古镇游玩时,买了两份冰粉加一杯29元的奶茶,冰粉称重后,她被要求共付179元,经讨价还价后付了150元。视频显示,两个黑色的塑料桶中,冰粉和西瓜、哈密瓜等普通食材搅拌在一起,甚至都没有装满。

平时也就卖二三十元的两桶冰粉,怎么在这里卖出了“冰粉刺客”的高价?原因在于这冰粉标价为19.5元/250克,而女子瞟了一眼以为是19.5元一桶。苏州昆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5月22日发布情况通报,称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至该冰粉店进行现场检查,经核实,该店冰粉、水果统一明码标价,计量器具在检定有效期内并符合要求。

为此,网上有些人对这名女顾客冷嘲热讽:一个愿买一个愿卖,人家都明码标价了,怎么就成“刺客”了?又不是逼着你买。

但是,明码标价就一定心中无愧吗?笔者认为,不见得,明码标价里也可能藏着猫腻,并成为宰客的挡箭牌。

在一般人的思维里,正常卖冰粉、水果之类都会按斤或公斤来标价,黄金才会按克标价。而且,商家一般会用大字标出价格中的计重单元,明明白白,但有的不良商家却故意将计重单元写得很小或者很潦草,缩在角落,让消费者一眼看不清,从而落入陷阱。有些消费者上当后,在公众场合碍于面子不愿拉下脸,只好吃哑巴亏,回家生闷气。

明码标价的前提是“明”,要明白无误,不能让人产生误解。有些明码标价的方式,客观上产生了类似于虚假广告的效果,通过玩文字游戏来误导消费者。另外,法律规定,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,应当符合“某一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水平不超过同一地区、同一期间、同一档次、同种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的合理幅度”,也就是说,就算明码标价,价格也应该在合理范围之内。

无论是景区还是其他场所,商家都应遵守公平、公正、透明的原则进行定价和销售,才是长久经营之道。


责任编辑:高佳雯

更多资讯,下载群众新闻